台积电美国厂与南京厂经营对比,亏损与盈利差异背后的经营策略与地域优势分析
台积电美国厂面临亏损困境,累计亏损达88.5亿元,而南京厂则去年实现盈利,大赚58.4亿元,两家工厂的经营状况呈现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营环境和挑战的差异,这一差异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地区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政策环境等,台积电面临经营挑战,需灵活应对不同地区的经营环境,以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4月21日消息,晶圆代工巨头台积电在其最新出炉的股东会年报中披露了海外晶圆厂2024年的运营状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厂在当年出现了近新台币143亿元的亏损(约合人民币32.1亿元),成为亏损最大的海外厂区,相较之下,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厂则实现了近新台币260亿元的盈利(约合人民币58.4亿元)。
作为全球集成电路制造服务领域的领先公司之一,台积电在先进制程技术、特殊制程技术以及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上占据重要地位,在2024年,台积电占据了“晶圆代工2.0”集成电路制造市场产值的34%,较2023年增长28%。
在这一年里,台积电以288种制程技术,为全球522个客户生产了11,878种不同的产品,覆盖高性能计算、智能手机、物联网、车用电子与消费性电子等领域,其营业收入净额按地区划分,北美市场占比70%,中国大陆市场占比11%,亚太市场(不含中国大陆与日本)占比10%,日本市场占比5%,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占比4%。
财报显示,2024年,台积电及其子公司所拥有及管理的年全球产能将近1700万片12英寸晶圆约当量,晶圆出货量达1290万片,7nm及以下先进制程销售金额占总体晶圆销售额的约69%,高于2023年的58%。
台积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包括中国台湾、北美、欧洲、日本、中国大陆以及韩国等地,为全球客户提供即时业务与技术服务,截至2024年底,台积电及其子公司员工总数已超过83,000人。
在产能布局上,台积电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地均设有晶圆厂,在中国台湾地区,台积电设有4座12英寸超大晶圆厂,包括Fab12、Fab14、Fab15和Fab18,这四座晶圆厂的总产能已超过1,274万片,还有4座8英寸晶圆厂和一座6英寸晶圆厂,为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AI高速成长所带来的挑战,台积电还在中国台湾新竹与高雄建立生产基地并扩大先进封装产能。
在中国大陆方面,台积电全资子公司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拥有一座8英寸晶圆厂;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在南京也拥有一座主要生产先进制程产品的晶圆厂,在日本熊本,台积电的控股子公司JASM总投资达数百亿美元并拥有一座量产晶圆厂,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台积电全资子公司TSMC Arizona Corporation旗下的第一座晶圆厂已经量产并第二座晶圆厂的厂房兴建工程正在推进中,在德国德累斯顿合资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也在兴建晶圆厂,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在美国的晶圆厂在过去四年间累计亏损超过新台币数百亿元,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南京厂及相关子公司则实现了可观的盈利,这些成就离不开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和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台积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