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光,蔚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能力溢出还是勉力前行?
萤火虫象征着蔚来能力的展现与努力,它既不是纯粹的“溢出”,也不是单纯的“勉力而为”,而是两者交织的结果,萤火虫虽小,却以其微弱的光芒照亮黑暗,象征着蔚来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努力与坚持,这种能力既源于其内在的积累和努力,也与其不断探索和突破的精神息息相关,萤火虫的亮度和频率,既体现了蔚来的实力,也反映了其不懈追求和持续努力的决心。
经过修正和调整,文章如下:
《蔚来第三品牌首款产品——“萤火虫”终于上市》
历经风波和挫折,蔚来汽车旗下的第三品牌首款产品——“萤火虫”终于迎来了上市,这款车型从2022年开始立项,一开始就面向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进行产品定义,但面临着欧洲关税壁垒带来的进场压力。
2024年在NIO DAY亮相时,萤火虫的外形设计引发了广泛争议,正式上市前夕,蔚来内部进行了多项组织调整,这也影响了萤火虫在产品传播、换电规划上的节奏。
萤火虫以线上形式发布后,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公司内外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裹挟下,萤火虫如何向用户展示其实力?这辆面向全球市场设计的精品小车,在国内销售是否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大车主导的中国市场,精品小车的生存空间又在哪里?萤火虫还需面对海外市场在关税上的诸多不确定性。
除了上述问题,人们还关心萤火虫的车型设计和性能,在车型设计方面,萤火虫最早的出圈时刻是与车灯设计相关的争议,萤火虫内部并未回避这一问题,CEO李斌和firefly萤火虫总裁金舸也多次回应了车型设计上的争议,李斌表示:“这个争议总比没有人讨论好,萤火虫有自己的设计哲学,不是所有人都认可,那也很正常。”
除了设计之外,萤火虫在车辆造型、座舱、UI界面设计上也有很高的协同度,其在车机UI设计上同样采用了圆形、胶囊型的设计,车内外的设计风格高度统一,尽管是一款A0级车型,但萤火虫却一直致力于打造“大空间”,为了给座舱腾出空间,萤火虫将车辆前悬和后悬缩短,后排翻折后可获得超1253L纯平空间,还包括92L前备箱、副驾坐垫翻开后隐藏式储物空间以及多个磁吸点位等丰富的储物设计,据了解,座椅下方的隐藏空间其实是专门为海外用户设计,防止物品外露被砸窗盗窃。
在安全性方面,萤火虫全系配备九个安全气囊(一般车辆只会标配1-4个),标配13项主动安全功能,符合中欧双五星标准,补能方面,虽然萤火虫目前并不支持换电,但蔚来已经计划将第五代换电站最快在明年初投入运营,届时将同时兼容蔚来、乐道和萤火虫三个品牌的电池,考虑到产品上市和建站周期存在较大时间差,萤火虫在上市权益上提供了3000元的加电补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萤火虫在智能硬件上采用的是地平线上一代芯片方案征程五,这款芯片算力仅有128TOPS,随着智驾应用推动车端算力需求上涨,这款芯片能否支持萤火虫后续智驾升级和迭代尚未可知。
不同于第二品牌乐道,萤火虫上市即可享受蔚来品牌的渠道红利,不单独开店,直接在蔚来门店售卖,提供自在版、发光版两种设计风格,起售价分别为11.98万元/12.58万元,相较于此前的预售价格降了2.9万元,金舸解释称,这一定价策略是综合考虑了产品毛利盈利性、市场情况和市场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多位业内人士在萤火虫亮相后表示,接近15万元的预售价格可能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中国汽车市场惯以尺寸定价,小车多以强调性价比走量,精品小车是相对小众的市场,从如今的售价来看,接近12万元的价格其实是萤火虫既要立住精品定位,又能吃上国内小车市场蛋糕的权衡,李斌也表示:“我们其实希望这个小车能够去超越原来传统汽车价格档次划分。”
萤火虫的上市交付意味着蔚来进入三个品牌多个平台阶段,增加了管理复杂性,李斌表示已经做好了一定的交付准备,对于萤火虫的销量目标,李斌类比Mini占宝马的销量表示长期来看希望萤火虫也占整个公司接近10%的销量份额,不过对于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才是萤火虫的主阵地所在其定价策略和商业模式都将是灵活多变的未来能否成功还需观察市场反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