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AI+甲骨文创新赛事启动,推动甲骨文智能化与普及化之路共筑梦之旅
全球首个“AI+甲骨文”创新赛事启动,旨在打造“最懂甲骨文的 AI”,推动甲骨文走向大众化、智能化,该赛事旨在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让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甲骨文的魅力,通过此次赛事,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甲骨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在殷墟博物馆新馆的沉浸式数字展厅中,游客们通过裸眼3D技术,能够近距离观察亚长牛尊表面历经3000年的纹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存的甲骨文中有高达68%的文字仍沉睡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了加速解锁和复活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明“源代码”,一场名为“AI助力甲骨文研究考释与活化利用邀请赛”(简称“AI+甲骨文”大赛)的盛会,在国际汉字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此次大赛由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指导,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政府、安阳师范学院以及腾讯SSV联合主办,作为全球首个将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研究活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赛事,旨在通过学术研究、算法开发以及大众创意三大赛道,邀请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最懂甲骨文的AI”,构建科技与文化的“中国方案”。
大赛的启动仪式上,各界领导如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王勇强,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慧芹等都纷纷出席,刘永革,作为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详细介绍了大赛的背景和目的,他强调,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更是数字时代文化自信的核心资源,如何让甲骨文走近大众,焕发新的活力,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刘永革还分享了其所在的实验室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优图实验室合作探索的面向学者的甲骨文AI助手,该助手能够基于AI技术解释甲骨文图片中的文字含义,为学者提供字形溯源、文化内涵、学术争议等专业知识,他表示:“我们正站在科技与文明对话的历史交汇点,希望通过‘AI+甲骨文’的赛事激发跨学科协作,加速甲骨文从学术领域走向数字时代的大众化、智能化。”
此次大赛设立三大赛道,旨在解决甲骨文的碎片整理、字形考释以及大众认知等难题,学术赛道聚焦文字释读、甲骨缀合等核心课题;算法赛道则通过AI自动缀合未公开碎片、智能识别重片,为甲骨整理效率提供数智化引擎;大众赛道则邀请创作者以动态字库、虚拟展品及剧情短视频重塑甲骨文表达,激发大众对甲骨文的兴趣。
“AI+甲骨文”大赛是一个集结了科技、学术和创意的平台,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的力量让甲骨文研究考释和活化利用取得更大的突破,大赛的举办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文脉的守护,更是对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期待通过这次大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参与和创造力,共同推动甲骨文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