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新规解读指南,如何正确识别标签,保障你我他的购物安全!
新食品规定出台,购物时解读标签至关重要,新规明确了食品标签应包含的内容,消费者应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等关键信息,购物时,应仔细核对标签,了解产品真实情况,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正确解读标签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明智选择,保护自身权益,新规的出台将促进食品行业规范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新食品标签规定即将实施,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购买食品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标签信息,新规强调了标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消费者应该学会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列表等关键信息,并在购买时仔细核对,以确保食品安全,这次变革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时光荏苒,我们来到了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公众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两项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这些新标准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其亮点,尤其值得消费者关注。
许多食品企业曾利用消费者对“天然”的追求和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通过强调“不添加”、“零添加”等字眼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这种做法误导了消费者,对食品行业和食品添加剂产生了不良影响。
新标准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词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对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也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这一举措旨在减少行业乱象,降低对消费者的误导。
数字标签的登场,信息展示更直观
为了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获取食品信息,新标准引入了数字标签,消费者只需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看到食品的数字标签,并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了解食品详情,这一创新对于担心字体小、看不清食品标签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保质期标示更人性化
购买食品时,保质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之一,新标准将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以到期日的形式进行标示,如“保质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使保质期信息展示更为直观,无需消费者自行计算,新标准还规定了生产者可根据食品属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的“消费保存期”,供消费者参考,这意味着,“保质期”是品质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则是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
体贴特殊人群需求
对于部分对食品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新标准也进行了细致考虑,增加了强制标示食品中的8大致敏物质信息,为相应人群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还新增了多个产品类别,以满足有特殊需求的婴儿群体需求。
营养成分标示更全面
新标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从“1+4”扩展为“1+6”,增加了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还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以引导消费者实践减盐、减油、减糖的“三减”健康生活方式,这一改变旨在帮助消费者做出更科学的饮食选择。
新标准的发布不仅为食品行业提供了明确指引,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科学的饮食选择,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主动学习食品标签信息,学会辨别食品的真实属性,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企业也应规范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国家标准的完善将推动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放心、更健康的食品,食品企业也将迎来更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