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论坛聚焦,小体量撬动人心的力量,红果短剧连接千行百业共创大价值
微短剧论坛引起热议,讨论小体量如何撬动大价值,红果短剧作为连接千行百业的平台,展示了微小力量如何产生巨大影响,论坛关注短剧如何跨越行业界限,激发创造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在红果短剧论坛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焦点,小体量微短剧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成功撬动巨大价值,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该论坛主要讨论了微短剧如何以高效、灵活的方式展现各行业精彩瞬间,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久前,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红果短剧主办的“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此次论坛汇聚了政府代表、平台方、制作方以及学界代表,深入探讨微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论坛中,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韩新星副局长强调了微短剧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短平快、轻量化、强互动”的特点使其迅速崛起,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宁启文主任则分享了乡村微短剧的发展前景,他提到乡村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乡村微短剧作为微短剧领域的一片蓝海,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叙事展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
抖音集团的张辅评副总裁强调了短剧行业升级的重要性,并表示红果短剧将持续规范内容管理,与行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
论坛上还举行了“视听中国”系列优秀作品发布暨“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启动仪式,与会嘉宾们围绕微短剧的跨界融合、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近年来,微短剧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已经从内容消费赛道逐渐发展为赋能实体经济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分享了平台的相关实践和思考,他强调微短剧正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并指出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核心方向。
除了跨界融合,微短剧的全链协同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剧本创作到平台分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正加速迈向全链共生的成熟生态。
人才培养也是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人和青年从业者正积极投身这一新兴领域,著名演员朱时茂、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刘天池等都对微短剧的创作与表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们认为,微短剧的表演需要更加精准和直截了当,演员需要在有限篇幅中塑造鲜活角色,建立观众认知。
主持人赵晖教授总结道:微短剧的未来发展既需要快速抢占先机,也需要缓慢沉淀价值,在政策引导、行业协作与创新驱动的合力下,微短剧正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成为连接千行百业、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红果短剧等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微短剧产业的繁荣与升级,让好故事创造更大价值,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