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新,禁用零添加等用语,全面规范50项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新,对食品标签标识做出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零添加”等用语误导消费者,此次更新共规范了五十项要求,旨在保障公众的饮食健康与安全,新标准强调食品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要求企业遵循科学原则,确保标签信息的准确性,为消费者提供清晰、全面的食品信息,这一举措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国家卫健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规定了禁止在预包装食品上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这一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益。
石家庄都市网报道,此次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食品市场,提高食品质量,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特别指出,过去一些食品标签上的“不添加蔗糖”等表述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误以为产品不含糖分,某些果汁饮料虽标注“不添加蔗糖”,但果汁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同样,声称“不添加甜味剂”的含糖饮料也可能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真实属性的认知。 n\n此次标准的制定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准确地了解食品标签信息,避免盲目关注宣传用语而忽视产品的真实属性,从而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确保食品安全并对健康不构成潜在风险,还特别强调了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在不断上升,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以引导他们认识到盐油糖对健康的双重影响,并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 n\n此次国家标准的发布无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次重要进步,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提醒了食品生产企业应更负责任地标注产品信息,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产品真实属性,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不盲目相信标签上的宣传用语,而是要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考虑,做出明智的选择。 n\n此外,除了查看标签上的信息,消费者还可以参考其他来源的信息,如食品安全新闻、专家建议、消费者评价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生产企业也应当严格遵守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真实的食品,只有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