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手机被碰钱就没”系造假 警方辟谣:手机“锁屏不可能被盗”
摘要:
央视报道揭示了一种虚假说法,即手机被触碰会导致钱款丢失的现象并不存在。警方对此进行辟谣,指出手机锁屏后不可能被盗。这一报道对于公众对手机安全的误解进行了纠正,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不要轻信不实传闻。央视曝光手机被碰导致钱款丢失为虚假说法,警方澄清事实,强调手机锁屏安全,提醒公众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避免轻信不实传闻。
央视报道揭示了一种虚假说法,即手机被触碰会导致钱款丢失的现象并不存在。警方对此进行辟谣,指出手机锁屏后不可能被盗。这一报道对于公众对手机安全的误解进行了纠正,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不要轻信不实传闻。央视曝光手机被碰导致钱款丢失为虚假说法,警方澄清事实,强调手机锁屏安全,提醒公众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避免轻信不实传闻。
2月24日,央视曝光了个别自媒体造谣“手机被碰了钱被盗走”、博取流量的套路。公安机关开展调查,传唤视频发布者,最终该自媒体因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此前,网上出现被人碰一下手机导致钱被盗走的视频,引发网友关心。视频中,博主称自己助理吃完饭结账后手机放在口袋里,被一个经过的陌生人用伪装的POS机盗刷了500元。
实际上,为博取眼球、获取流量,该自媒体自导自演了所谓的“盗刷”。相关支付平台了解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报警。
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开展调查,依法将视频发布者吴某传唤至办案场所,进行询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吴某因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罚款,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致歉。
杭州公安反诈中心民警罗永此提醒,每一种支付方式开通的时候,都经过大量的安全验证,它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以“支付宝碰一下”为例,其安全性有多重保障。与市面上的近距离“NFC支付”不同,“碰一下”支付属于条码支付。使用方式为用户解锁手机后,轻碰一下商家收款设备进行支付。
“碰一下”使用前必须先解锁手机,不解锁手机账户都进不去,更别提付钱。且现在的智能手机为了安全和隐私,都默认要求设置面容解锁或密码解锁,密码输错几次手机就锁机。
所以手机在裤兜里放着,被人“碰一下”是不会随便刷走钱的。
与此同时,1月21日,支付宝宣布启动“你敢碰我敢赔”保障计划,承诺“被盗即赔”:用户使用“支付宝碰一下”支付过程中如发生被盗,经核实后,支付宝将作全额赔付。确保用户每次碰一下都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