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保定阜平大枣大丰收,近两亿斤大枣遭遇滞销,让枣农发愁。本报牵线搭桥,进超市、进商场,解决了大枣的销路。而今年,保定大枣产量略减,但依然遇到销路问题。近日,阜平县东城铺村枣农带数千斤大枣来石家庄求助。
■ 产量降一半 销路仍成问题
“现在家里还堆着3千多斤好枣,没人肯买啊?”保定市阜平县北果园乡东城铺村村民李峰满面愁容地说。去年,保定阜平大枣丰收滞销,今年,东城铺村大枣产量略有降低,去年产量50多万斤,今年降了一半,但销路仍成问题。
去年,媒体报道大枣滞销情况后,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建立东城铺农村业红枣信用合作社,并补助村民2万多元,五名村民投资68万元,共70万,在合作社建立了红枣烘干加工厂。
“厂子是建好了,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销路问题,今年烘了1万斤,一些赖枣(质量差的枣)卖得还好,但还剩下好枣3000多斤,一直无人问津。”李峰满面愁容地说,为了给这些优质大枣找出路,他从家拉来石家庄两千多斤。
省会一些爱心企业,了解到枣农的情况后,打算买下李峰部分大枣,但他说他更希望有人能帮老乡们的大枣找找出路。
■ 十万斤好枣“闺中待嫁”
该村村主任杨占国告诉记者,今年次枣卖了不少,但还有十万多斤的好枣,基本都没动。
为何大枣丰收和减产都愁销路呢?据了解,阜平大枣产自山区,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红枣,销路一方面靠“守株待兔”,因为这里山路崎岖,大多等着外地商户来这儿选购;另一方面靠本地大枣加工厂“内部消化”,但大枣加工厂较少,周边只有四五个蜜枣加工厂,只能消化4万斤左右,“胃口”太小;还有就是靠亲戚、朋友找关系卖枣。
此外,北果园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全乡大枣,今年产量约有2900多吨,比去年略低,但大枣质量较好。新年之前这段时间是大枣销售的黄金时期,他们也正在积极为枣农寻找销售出路。
如果您想为阜平枣农解决销路问题,可拨打枣农电话13832280072。
■文/本报记者解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