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之初,路上的人们用手机记录着雨中的情景,似乎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的来临。随着雨越下越大,来自官方、民间的信息开始在网上传播,事故、救援、求助,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场大雨在制造交通拥堵、航班晚点、旅客滞留等问题的同时,正在危及一部分人的安全甚至生命。一场民间的自救与互助拉开序幕。交通堵了,人们的心却近了北京暴雨之初,路上的人们用手机记录着雨中的情景,似乎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的来临。随着雨越下越大,来自官方、民间的信息开始在网上传播,事故、救援、求助,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场大雨在制造交通拥堵、航班晚点、旅客滞留等问题的同时,正在危及一部分人的安全甚至生命。一场民间的自救与互助拉开序幕。交通堵了,人们的心却近了。
徒手清淤 “就想疏通雨箅子”
趴在积水中,用手将雨箅子挪开疏通积水。平凡的举动,让北京市海淀区环卫中心二队魏公村班的环卫工李成友成为7月21日北京雨中的焦点,他被称为暴雨日当天“最美的环卫工”。
记者昨日从海淀区环卫中心了解到,针对李成友的事迹,该中心正在整理材料,准备号召全区环卫工人向他学习,李成友还将获得表彰。
“无论做什么,踏踏实实挺好,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尽管网上走红,被称为“最美的环卫工”,昨天,李成友像往常一样走上街头,仍保持着低调。
李成友,今年46岁,是海淀区环卫中心一名普通的环卫工,负责中关村南大街西侧辅路的道路保洁。
回忆起当天下午的情形,李成友很平和,他说:“我当时没别的想法,就想把雨箅子疏通。”
7月21日下午,虽然雨下得很大,但李成友仍在自己的路段正常保洁。
当走到神舟大厦附近时,路面上积水很深。透过积水,李成友看见雨箅子被两块砖和垃圾堵死。顾不上多想,把砖挪走,用手抓起雨箅子上的垃圾,然后双手用力掀开雨箅子。
一系列的熟练动作后,积水表面开始出现大的漩涡,水排出去了,李成友雨衣内的衣服全部湿透。
“天天在这条路上走,熟悉每个雨箅子的位置。”很快,辅路上10多个雨箅子都被李成友成功掀开。忙完了自己的路段后,李成友还跑到工友的路段帮忙掀雨箅子,“她是个女同志,弄不动!”
回到海淀区上庄的家里,已经是下午5点多。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后,李成友很快休息,因为离家太远,第二天凌晨5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去上班。
一拳打碎玻璃救邻居
自己已经从灌水的地下室跑了出来,听说底下有个小女孩被困,又重新冲回去,用拳头打碎玻璃,将邻家的小女孩救出。
昨天,记者看到了谢宝成,右臂上缠着纱布,胳膊已经缝了十几针。提起救人的事,他说:“没什么说的,这多大点事啊,都街里街坊的。”
7月21日晚,倾盆大雨中,丰台区五里店南里小区多个地下室开始灌水。住在16楼1门一间地下室的谢宝成起初并没有在意,因为每年到雨季,地下室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积水。
但随着雨越下越大,屋里的积水逐渐漫到了腰部。44岁的谢宝成赶紧跑出屋。“有个小女孩还在下面。”不知谁的一嗓子,让谢宝成和多名邻居又赶紧冲回地下室,这时水已经到了他的脖子。
经过寻找,在一间屋外听到了小女孩的呼救声。谢宝成和其他居民一起,用手生生将窗户外封的彩钢板掀开一个口子。从这里爬下去,终于看到了女孩正隔着玻璃呼救。
但由于水压过大,门、窗都打不开,谢宝成突然挥起右手,一拳下去,玻璃碎了,小女孩被邻居抱了起来,举给地面上的人。这时,谢宝成右臂已经被血糊住,上面还挂着玻璃碴。
男孩站雨中提醒路人
暴雨中充当“人体坐标”
一场大雨过后,一张照片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两名身着雨衣的工人站在大水中,守护着下水井,充当人体路标。“北京大雨中,最感动人的两个人是站在水里用身体守护井盖警示路人的环卫工。”一位网友这样评论着。然而,善良的人们无意中却犯了一个小错误:这些站在雨中充当“人体路标”的不是环卫工人,而是北京市排水集团的排水工人。
该照片的作者,网名为“摄影师兔子”的网友这样写道:“北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做警告标志,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向首都海面的‘灯塔’致敬。”
“那不是环卫工人,是我们的排水工。”北京排水集团第三管网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图片里的工人就是该分公司的职工,“只要是打开排水井的井盖,我们的工人就必须要站在旁边起到提示作用,防止意外的发生。”
据介绍,像北太平桥这样容易发生积水的地方是工人们重要的执勤点,在下雨当天上午10点30分,他们便已经按照排水集团的一级备勤令开始执勤了。
软件管理上还可人性化一点
然而,也有多位网友在微博中抱怨出租司机、酒店漫天要价,他们说,天灾面前看出人情冷暖。
网民“信王军”说:“不少人大发天灾财,大家一起谴责三元桥某旅馆抬价到2160元一晚。”
“那些大发暴雨财的出租车司机,从国贸到三元桥20元的打车费硬是要100元才走,还大言不惭地说多少年你才被这么黑一次,相当无语……”网友“马琳”说。
据多位网民反映,在暴雨危机时刻,首都机场高速的收费站秩序井然。“昨晚很多私家车主自发前往接旅客,但机场高速收费站雨水已经淹没半个轮胎,车辆大排长龙,停在那儿随时都有熄火的危险!可是他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收费!收费!”一位网友反映。
不少网民指出,在凶猛无情的暴雨面前,这样的收费缺了点人情味儿。“善良的人们自发参与救援,但机场高速的收费站仍然抓紧收费,两者看上去就有些不和谐了。城市建设的重大隐患非短期能弥补,但在软件管理上就不能人性化一点?”北京网民“韩志国”说。
■文/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