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停车场、便民市场等便民设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能大幅提升居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近日,《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出台。在“三年上水平”期间,河北大力实施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十小”便民设施整治建设工程。
其中,人流密集的道路交叉口及大型社区出入口,全部设立人行天桥(地下通道)。
探访
老旧小区停车成难题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车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停车就成了目前城市面临的大问题。“停车难”还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如无序停车破坏绿化设施、占据消防通道等。

■停车成了目前城市面临的大问题
昨日,记者来到石市北合街附近探访,发现附近的小区就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北合街附近都是些老小区,除了居民楼外,空地很少。“虽然是老小区,但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买车的人多了,停车真是犯难啊!小区内连活动场地都没有,更别说停车场了,我的车一般只能停在街上,有时一星期收好几张罚单,可真没办法,我没地儿停啊。”家住附近的曹先生告诉记者。
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在老旧小区尤为明显,在广平街附近也存在这样问题。广平街附近都是老小区,有的小区内只有两栋居民楼,除了通行的道路根本没有空地。在广平小区记者看到,本来不宽敞的过道上,车一辆挨着一辆,而一些实在挤不进小区的车就只能停在小区门口附近。“几年前出门散步心情还好些,有时还会带着孩子在小区内玩耍,现在不行了,空地上都停着车,小区外面的道路上也是车,通行起来非常不方便。”魏女士告诉记者。
缺乏全天候营业的便民市场
家住跃进路附近的刘女士说起买菜有一肚子话要说。“跃进路上有早市,买菜、买水果之类的挺方便,但是太受时间限制了,早市8点就撤摊位了,平常急着上班送孩子上学,常常没时间到早市上买。下班回来想买菜,就不方便了,这附近就没有便民市场,没办法只能去超市买。”
记者到跃进路进行了探访,发现这里没有综合性的便民市场,除了早市,平常买蔬菜和副食品确实有些不方便。
发布
“十小”便民设施方便市民
据悉,在“三年上水平”期间,河北将以街道和社区为主战场,以完善便民设施体系,满足城镇居民居住出行、社区生活、卫生服务、文化休闲等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大力实施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十小”便民设施整治建设工程。
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称,推进“十小”便民设施进街道、进社区,重点解决城市便民设施少、标准低、布局不合理、服务半径小等问题。解决群众出行难、看病难、活动健身场地不足、购物不方便等问题。达到居民出行通畅、日常生活便捷、卫生服务健全、文体场所充足。
马上就访
“十小便民”工程要避免重复建设
各设区市是否根据标准,全部新建“十小便民”工程?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据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称,各地要对街道和社区便民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居民的迫切需求,以此编制便民设施规划。并征求居民意见,明确建设数量、规模、位置和要求,达到所有社区便民设施服务全覆盖。
“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地新建,要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街道和社区,实行分类建设。要利用现有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对现有社区便民设施达不到标准的进行改造升级,对应设未设便民设施的进行新建、补建。”该负责人称。
新社区规划建设时须将便民设施纳入规划,做到与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文/本报记者田娜
■摄/本报记者崔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