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研究部署《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工作。“规划纲要”已于近日印发。
会议透露,今后,我省将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加快发展农村幼儿园,切实解决好“入园难”问题;围绕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亮点·资助
贫困家庭孩子入托将可获资助
“规划纲要”指出,今后我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将向学前教育倾斜。同时,我省还首次提出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惠普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建立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我省教育资助体系将实现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各阶段的全面覆盖。”我省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表示,目前我省只剩下学前教育阶段尚未建立系统的资助制度。
而且这一阶段的困难家庭确实需要资助,本报去年12月24日曾报道,省会部分幼儿入托能花掉低保户家庭的过半收入。
亮点·高考
高考在河北将不再是“独木桥”
“规划纲要”提出,我省要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届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里统一组织。这就意味着,我省“高考”将分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及就业方向来选择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或全省统一“高考”。
河北在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同时,将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实行以统一录取为基本方式,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注册录取等相结合的多种招生录取方式。今年,河北将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实施新课改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
据了解,此前我省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试行了自主招生。省教育厅明确表示,今年我省将制定政策进一步扩大我省参与自主招生高职院校的规模,改变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
亮点·减负
学生课业负担重将可举报
“为学生减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规划纲要’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违法违纪责任’,这还是第一次。”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国家及省教育部门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比如,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教师考核办法,改变分数至上的片面做法,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升学依据。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因为缺少相应的易于操作的监督机制,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存在。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该负责人说,否则今年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都可以进行举报。
河北教育十年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了我省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会议及“规划纲要”其他亮点
学前教育
■幼儿园设置,原则上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000人至6000人应设1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的规模一般不超360人,幼儿园的选址要靠近居民区,方便群众接送。
■到2012年,全省改扩建和新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各县(市、区)至少有1所公办园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
■坚决纠正和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所有幼儿园不得使用小学教材。
义务教育
■到2012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到2015年底,全省9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由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周转宿舍,主要为特岗教师、支教和交流教师、离城镇较远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改善生活条件。
高中教育
■每个县(市)重点改造1~2所普通高中,年内全省每个县(市)至少有1所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
■今年,所有普通高中都要建成开设必修模块所需的通用技术实验室。鼓励高校、职业学校等向普通高中开放课程和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
■到2020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增加到300所,70%以上的高中生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
高等教育
■到2020年,建成2~3所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重点建设好100个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和200个品牌特色专业点。
职业教育
■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从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转向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现役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转岗再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
■重点建设15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特教
■“十二五”期间,建成河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保障措施
■年内启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改革试点。对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订单式培养。开展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
■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外单独设立农村教师津贴。
■县级财政设立专项补贴,保证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工资待遇高于当地城镇教师。
■到2012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2%,并稳定增长;使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努力提高地方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到2012年达到12000元。■文/本报记者高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