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7日上午9时30分,位于新疆阿克苏市的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小发生一起学生集体踩踏事故,最终造成13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其中1名二年级女生在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后身亡。没想到,5年后悲剧再次发生。
针对昨日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的踩踏事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表示“归根到底是大人的问题”,并对此事故发出四大追问。
楼层有老师管吗?
其实,教育部对这方面的问题不可谓不重视,几乎是一年一道“金牌”,去年湖南湘乡发生踩踏事件后,教育部马上就下发了相关通知,今年开学之前专门针对校园安全,其中还专门写到了踩踏事故的防范,并且明确要求各个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演练,那这是具体到了一个细节,而且里头特别有一句话叫加强细节管理。
但是在这起事故中,有没有老师在每个楼层负责呢?尤其是不光这个小学,全国各地的小学有没有每学期都进行防范踩踏事故的演练呢?每次都是发生事故之后,我们往回倒,才发现很多漏洞,为什么不能在平常的日子里补上这些漏洞,让我们没有机会去关注这样的悲剧呢?
有没有实行错峰?
四川师范大学的一个教授做了一个统计,大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因为这有一个累加效应,从四楼,从三楼一直累加到这儿。所以教育部要求要有错峰,错开人流量就不会有这么大了。
想想看,一千八九百名的学生集中在一栋楼里,这个事情发生在一楼,那么它施加的这个人流压力会有多大。
为何又是第四季度?
这个教授进行过总结,从2009年往前倒,一直倒到2000年,一共发生28起校园踩踏事故,其中19起发生在第四季度,占67.86%。
另外,教育部在今年开学之前特别提醒的是踩踏。为什么又再次发生在这个季度,我觉得需要研究这里面的规律。
是孩子们的错吗?
我觉得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大人的问题。只有当人们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才可能得以解决。我们无法要求我们的孩子尤其是一个小学的孩子,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就立即做到彬彬有礼,自我谦让。
在踩踏事件中,女性和孩子历来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所以学校更要加强日常演练,另外就是错峰,并且在课间操、上下课时,每个楼梯口一定要有一位老师,这对一个学校来说增加的压力不大,但对于缓解全社会的内心压力来说,会起很大的作用。■本报记者武依然据央视《新闻1+1》整理
■相关链接 2009年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类似的一幕发生在湖南湘乡育才中学。
7号晚上九点十分,学生沿着楼梯准备下楼回宿舍就寝,当时跑在最前面的一名学生不幸跌倒之后,接二连三的学生紧接着倒作一团。当时一个受伤的男孩告诉记者,他看到一个同学刚开始还大声喊“救命”,但后来就听不到声音了。另一个孩子说,当时我胸口特别闷,只好用牙使劲咬着自己的嘴唇,都咬出血来了。8个班,400多名学生,从教室到宿舍,当天降大雨,当有学生不慎摔倒,骤然发生的拥挤最终发展成一场8死26伤的惨剧。根据记者调查,发生事故的教学楼是学校自己的,并非租用,建筑质量也没有问题,教学楼大体呈“回”字型结构,大楼四个方向都有楼梯通往一层,发生事故的楼梯口离学生宿舍最近,所以事发当晚学生都选这个楼梯。
8个班,400多名学生一同涌向一楼和二楼间,面积只有3-5平方米,水磨石楼梯没有防滑设施,也没有安装应急灯和警示标志,于是悲剧发生了。
在当时各省都很快接到了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中小学都要对教学楼上下楼、楼梯间的照明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要错开时间上下楼梯等等。而类似内容的通知2005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同时2006年随着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作为义务教育法的配套措施,今天当新疆阿克苏再次传来校园踩踏事故的消息,它在提醒全社会如何落实好这些安全承诺依然任重道远。■文/本报记者鲁杨据央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