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静宜)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五类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征收管理。河北省地税局相关人士表示,该通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严查高收入者偷税漏税现象,以缩小收入差距,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相关人士认为,目前个税征收制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进行税制改革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个税新规
重点看管5类高收入者
税务总局通知要求,各税务部门摸清本地区高收入者的税源分布状况、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加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加强五种类别税收的征收。一是,财产转让所得征收管理,主要包括限售股转让所得、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得、房屋转让所得等。二是,加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三是加强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管理。四是加强劳务报酬所得征收管理和工资、薪金所得比对管理。五是加强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收管理。
河北省地税局相关人士表示,该通知基本是对之前规定的一个重申,主要目的是为了严查高收入者偷税漏税现象,以缩小收入差距,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新闻背景
富人个税缴纳有漏洞
事实上,上述高收入人群之所以成为个税征管“重点照顾”的对象,有着不可忽视的背景。
根据税务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者人均应纳税额在5.24万元,成为个税收入的重要来源,申报缴税额占2009年度个税收入总额的35.5%。
河北省地税局人士介绍,高收入人群正在成为中国个税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存在很多现实困难,部分高收入人群所得难以监控,是利用税收公平分配中的难点所在。
“比如现金交易的大量存在,为监控高收入人群的所得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该人士表示,在中国,现金交易量挺大,一般是当事人你我知道,这一状况也成了部分高收入群体不缴纳个税的状况。
“一些国家对现金交易就有很好的管理办法,个人每支出一笔收入都有明确的记录。”该人士介绍,有些国家当现金交易超过一定数额就必须走银行账户,但是我国现在缺乏这些法规。
■税制改革
多项收入有望综合纳税
此外,目前我国复杂的个税交纳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纳税的不公允现象。
“目前我国对个税征收主要采取分类制,但是却不能完全体现出税负的公平。”该人士说,目前我国实行个人所得分类税制,意味着个税是按照收入的类别分别计算。举例来说,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5000元,甲的5000元完全来自于工资,乙有4000元来自于工资,有1000元来自于劳务收入。虽然两人的总收入相同,但是甲在一次性扣除2000元的基础上要缴325元税款,乙则在工资扣除2000元,劳务收入扣除800元的基础上,只交纳215元税款。这样算来,同样的收入,两人税负却相差110元。
“所以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该税务人士说,也就是一部分所得要综合起来,综合计算,还有一部分可以保留分类计算的办法,综合计算的话,比如工资、劳务、稿费或者其它,这些都要汇总起来,只能扣除一次,就不存在目前这种多次扣除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纳税人之间这种税收负担更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