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北京晚报》等报道,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国家卫生部妇社司司长杨青昨天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这一信息时称,这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提出的目标。
为做好控烟履约工作,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卫生部2009年5月联合发出《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要求今年在军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成无烟单位,确保2011年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杨青透露,该部已成立由陈竺部长任组长的创建无烟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并规定部机关办公大楼内全面无烟,不在禁烟区域吸烟、不给他人递烟、不给领导敬烟、不接受他人敬烟;对主动戒烟并成功戒烟一年的职工给予500元人民币奖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发现一次通报批评,发现三次建议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公务员的资格。司局一年内发现超过3人次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建议取消该司局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领导小组成员的评选优秀公务员资格。
同时设立控烟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开展职工吸烟情况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将于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委托专家为卫生部职工提供戒烟指导和戒烟咨询服务。
关注石家庄市
6月底前八成医疗卫生机构开始禁烟
河北青年报讯(记者张艳)5月10日,卫生部透露,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目前,石市已经开始在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禁烟,今年年底前80%医疗单位将达到无烟单位标准。
■记者调查
餐馆是公共场所吸烟“重灾区”
昨日,记者对石市公共交通工具和部分公共场所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餐馆可谓是公共场所吸烟的“重灾区”。
■公交车未发现有乘客吸烟
昨日下午,记者分别搭乘了1路、2路、21路、36路、39路等多趟公交车,结果未在公交车上发现有乘客吸烟。在站台等车时,有乘客吸烟,但公交车到达后,乘客都会立刻熄灭手中的烟。“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不可能上去吸烟。”一位乘客一边灭烟一边告诉记者。
记者在公交车上发现,禁止吸烟的标志均张贴在显眼位置。一位公交司机说,如果发现有乘客吸烟会立即劝阻。
■医院“禁烟”情况执行良好
记者之后又来到石市第一医院。一进入医院就看到了“禁烟医院”的提示牌,在大厅内记者也没有发现吸烟者。在医院院内一处专门开辟的吸烟区里,几名烟民正在吸烟。“刚才在病房楼里想吸烟,但是刚要点着,就有个保洁人员过来劝阻。”市民姚先生说。
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医院发现,“禁烟”情况执行得良好。
■餐馆吸烟“重灾区”禁烟有难度
相较医院和公交车,在餐馆内吸烟者众多。昨日记者在体育大街与槐安路附近的餐馆采访时发现,一家餐馆的大厅里十几张桌子围满了客人,每桌都有人在吸烟。
“餐馆除了解决吃饱问题,更多的是朋友聚会,大家坐在一起,难免会互相递烟,所以很难在餐馆内禁烟。”石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克宁说,石市曾经在1997年颁布过市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当时也并没有将餐馆纳入进来,这也说明在餐馆禁烟是有难度的。
■禁烟进展
6月底前约60家医疗机构“无烟”
“到今年6月底前,石市八成省、市、县以上级别的医疗机构都要开始禁烟,届时将有60家左右的医疗机构达到无烟要求。”李克宁说,明年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将达到无烟要求。
在禁烟的医院,不仅要求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全部不准吸烟,还要求无烟医院的医生接诊时要首问患者吸烟史。“吸烟能够导致很多疾病,而对于如何治愈疾病,患者最听医生的话,所以医生接诊时,首先问患者有无吸烟史,就能准确掌握患者情况,并在接下来的治疗中逐步劝说患者戒烟。”李克宁说。
“另外,在无烟医院还必须设立戒烟门诊,对于想要戒烟的患者进行指导。”李克宁说。
李克宁介绍,到明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成为无烟医疗机构,届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将担当起戒烟医生的角色,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生指导戒烟。
■禁烟监督
将建惩罚机制监督禁烟
今年石市部分医疗机构开始禁烟,要求在无烟单位内部张贴“禁烟标志”,还要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来进行监督。“石市疾控中心将制定有关惩罚机制,对在室内吸烟的人进行罚款,而且如果同一办公室内有人发现吸烟而不劝阻,也将一同被罚款。”李克宁说,这是针对工作人员的,对于来访人员,如果发现在室内吸烟,没有人劝阻将处罚所访科室或保安、保洁人员。
“在公共场所禁烟,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监督不落实,仅靠个人自觉达到禁烟是不可行的。”李克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