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朱传丽上海报道自开园以来,世博园浦东园区一直游客如潮,相反,浦西却冷冷清清,尤其是浦西E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就属它最充分、深刻体现本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却被一味在浦东“寻宝”的游客们遗忘在脑后,实在令人惋惜。 >> 博览会
昨天是持普通票进入世博园参观的第一天,这种局面仍没有改观,这让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有关负责人坐不住了。昨天下午,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长孙联生、总规划师唐子来教授和西班牙马德里案例总协调人尼诺先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竭尽全力地介绍“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意义和亮点,呼吁游客们去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看看门道儿。
客流只有期待值的20%
“5月1日、2日、3日3天每天进入‘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的总人数约有7万人左右,没有浦东场馆那么热闹,游客进来无需排队。”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长孙联生介绍了这几天“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运行情况。
说到“东热西冷”,他说:“游客一入园都会直奔浦东一些热门场馆‘寻宝’,我对此表示理解。但我相信,在主办方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下,在游客趋于理性参观后,他们会发现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更有看头。”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参展方代表、西班牙马德里案例总协调人尼诺更迫切地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的游人数目比我们期待的有差距,最近几天的游客数量只达到了我们对第一周的游客数量期待值的20%。我们希望看到游客数量上涨。”
参展方分析遇冷原因
尼诺表示,“我们相信面临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我们首先必须要认识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大家亲自去‘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的话,可以感受到在那里的体验是非常美妙的。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目前所接待的游人数量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尼诺分析的第一个原因,是浦东园区的“寻宝”之行对游客更有吸引力,他对此表示理解;另一个原因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所处的位置有些偏。“看一下世博园区的地图可以发现,进入‘城市最佳实践区’并不是特别简单。如果增加进入‘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入口,将巴士线路站点设得离‘城市最佳实践区’更近一些,也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是本届世博的“特区”
“世博园的围栏区面积有3.28平方公里,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面积只有15公顷,面积占整个园区的5%都不到,但它确实是整个世博园中的‘特区’,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唐子来教授介绍,历史上的世博园参展主体有国家、有地区、有企业,但从未有过城市。在本届世博会上,城市是新亮相的参展主体,它的展示领域更深刻地体现了本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唐子来教授说,“城市最佳实践区”一共展示了世界各地80个城市案例,选定这些城市案例时都有很高的门槛儿。
“这里所有的城市案例都是已经做到的,而且得到过国际大奖,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城市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只要你接受它,只要你觉得它适合这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马上就可以借鉴过来,提高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品质。”唐子来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