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神圣使命出席盛会。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会议。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随后,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一、2009年工作回顾;二、2010年主要任务。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供图/新华社
温家宝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审查批准。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各人民团体的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大会。各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文/综合新华社
■ 相关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加注释
据新华社电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的代表委员们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正文后附加了注释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的有关负责人说,这在《政府工作报告》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附加注释,是为了让代表委员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方便代表委员对报告的审议和讨论。附加的注释中,包括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三网’融合”“物联网”“森林碳汇”“‘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中非务实合作八项新举措”七个条目。
这位负责人说,附加注释,也反映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政府在一些专门工作方面迅速形成了完整的政策组合,内涵丰富,需要附加注释;二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大调整时期,国内经济也面临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新思路、新政策、新产业快速涌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新词汇,也需要附加注释的内容。
一些专家评点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呈现出新形势、出现了新问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变革。